众所周知,德国的大学难毕业、含金量一流,德国中学生毕业通过德国高考之后,可以申请全德所有的大学。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大批的人为子女选择德国教育呢?
德国人严谨有目共睹,如此强大的民族性,从何而来?答案是教育。对德国家庭来说: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规矩大于宠爱,身教重于言教。
德国的教育资源却比较平均、公平,各个州有统一的教育大纲,教育质量可以保证。同时,德国的中学毕业证书含金量非常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得到认证。
因此,德国的中学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性格、艺术才能、身体素质都是要考核的方面。
德国文理中学对于国际学生的比例有严格要求(不能超过 20%),严格控制每个学校的国际学生数量,所以不会出现中国学生扎堆、攀比等现象,给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既然德国文理中学的招生人数比较少,那么招生的要求相对来说也会比较高,学生本身需要成绩比较好才能去,因此身边都是优秀的学生,整个的学习环境都是非常适合实打实地学习知识的。
如果有人把海外学习视作镀金的话,那么在德国上学并不是给你镀金,而是让你变成金子。
德国高等院校的创办历史十分悠久,不次于美英法等国。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创办于 1386年,至今已有 634年的办学历史。目前的德国,共有近 400余所高等院校,注册大学生总数约 250万人,各类大学共设专业 16000多个,类别十分丰富。
根据培养目标不同,德国高校可以被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综合性大学,此类大学与我国的高校相似,学科门类繁多,专业齐全。综合性大学侧重于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全德共有 120余所,代表性大学有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大学等。 第二类是应用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建校时间较短,规模不大,通常只着重设置几个不多的应用型专业,例如:工程学、医学、应用化学等特色鲜明的门类。应用科技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的专科不同,其颁发的学历国内完全认可,不会被降级处理。此外,大部分德国艺术类学院,以及体育院校都可以被概括进应用科技大学范畴。目前全德共有应用科技大学 250余所,代表性院校有亚琛应用科技大学、柏林音乐学院等等。
在德国,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唤醒孩子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