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德国,世界将会怎样-----
单从发明和设计上看,20世纪的德国真是了不起。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基本上都和德国有关,比如,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等。
会说德语的人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和约一亿欧洲人交流。因为德语不仅在德国而且在奥地利、瑞士大部分地区、列支敦士登、卢森堡以及意大利北部一些地区、比利时东部和法国东部使用。德语是欧洲被作为母语使用的第二大语言,是世界上十大常用语之一。
德国高等教育免费、文凭含金量很高。去德国留学已经成为了广大中国优秀学生的第一选择。作为现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发祥地,德国自立国之初就实行了高等教育免收学费的制度。这个制度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由于德国高等教育免收学费,去德国留学的费用与在国内就读的费用相差无几,同时,为了鼓励高校学生自主自立,德国政府允许高校在册学生每年从事不多于90天的免税打工。通过这样的打工机会,学生基本可以获得九成以上的生活经费支持。免费教育和免税打工制度大大降低了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不仅如此,德国在很多学科(尤其是理工科)方面具有领先英美的优势,同时,德国严谨而高效的高教制度使得德国文凭成为世界公认的含金量最高的文凭。
懂德语意味着为自己打开一扇通往欧洲文化的大门。德语是歌德、尼采、卡夫卡的语言,是莫扎特、巴赫、贝多芬的语言,是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的语言。同时,德国位列世界图书出版大国,每年初新书八万余本,精彩纷呈、立意深刻。学会德语,便一脚踏进了欧洲的文学盛世。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德合作全面升级、互动频繁。“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携手,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德国同时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目前包括大众、西门子、宝马等跨国企业在内的在华德资企业将近5000家,对留德回国或德语专业得人才需求量很大。
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100%。近几年,国内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几乎保持在近100%。国内德语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出现井喷趋势。非德语专业学生,以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大有裨益。据不完全统计,因德国身处世界汽车、机械、化工行业顶尖地位,60%以上的汽车、机械、化工专业学生会选择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奔赴德国深造。同时,德国乃大陆法系,我国很多法律都是从德国借鉴过来的,所以对学习法律专业有一定帮助。
小语种人才由于供不应求。据业内人士透露,与同等学历的英语类人才相比,小语种人才由于供不应求,每年从院校毕业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薪情会更高一等。如果你在汽车制造、机械、化工、商业贸易等领域都有个人研究的方向,又懂德语,职场竞争力将翻倍,其含金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