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资讯
德国资讯
German News
首页> 行业动态 >疫情控制欧洲最佳,德国医疗系统扛下了三场硬仗

疫情控制欧洲最佳,德国医疗系统扛下了三场硬仗

2020-04-15 17:39:20
发布者:德国移民专家

德国,现代西方医学发源地之一,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啸、德国医学家科赫等人皆在现代西医发展史上做出不朽贡献。

 

深厚的医学历史奠定了德国医疗基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面对十万人确诊的严峻形势,医疗体系的强弱好坏,可谓到了真正见分晓的战场。

 

在抗疫中,德国医疗体系扛住了三大“硬仗”。

 

第一,大规模检测。

 

像韩国那样类似使用手机疫情警报系统的极端措施,因为涉及泄露个人隐私,在德国是行不通的。所以德国使用的办法就是最考验医疗体系的“土办法”:不断增加检测量,跟病毒赛跑。

 

德国强大的检测能力,一组数据就能说明——

 

3月第一周,德国检测力度就达到了16万人次,3月第三周达到了25万人次,第四周达到40万人次,现在德国坚持每周30到50万人次的检测。最近的一份德国内政部文件显示,德国将继续提升大规模检测能力,直至4月底,达到每天可检测20万人!

 

对比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截至到3月20日,意大利一共才检测了15万人。

 

而另一个对疫情控制比较好的国家韩国,同样得益于大规模检测,但就算如此,韩国每周也只能检测7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并非对新冠肺炎才采取如此大规模的检测力度,德国对于病毒的大规模检测力度,一直是有惯例的。德国有针对全球流行病防御的草案,一直在执行,即便在没有发生这种大流行病的时候,德国的病毒检测也处在非常高的水平。

 

举例来说,比如冬季的呼吸道症状病人,德国医院会做一套共计十一种不同病毒的检测。很多国家不这样做的,因为成本很高。但德国很多实验室都在做这样的监控,一旦发现检测不出来的病毒马上就会有警报。


 

第二,充足的重症床位和呼吸机保障救治率。

 

要治病,就要有床位、ICU、呼吸机。在此次全球疫情中,不断听到因为医疗体系的崩溃而发生“轻症拖成重症,最后无医可治”的悲剧。

 

而德国医疗体系,无疑是此次疫情中“最能打的”。

 

以人口规模差不多的意大利和德国作比较,意大利人口约6000万,疫情暴发初期,重症床位约5000张;德国人口约8000万,有约2.8万张重症床位。目前,德国这个数据已经增至4万张,其中大约1.5万张至2万张目前仍处于备用状态。

 

以呼吸机作比较,德国配备呼吸机的床位超过2.5万张,相当于总重症床位的90%,每10万居民拥有30余个呼吸机,远高于意大利的12.5个与荷兰的7.1。即便是人口、经济体量相当的法国,目前配备呼吸机的重症床位也仅有5065张。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医疗体系收治能力冠绝全球的背后,正是得益于德国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1883年,德国首先颁布了医疗保险法,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险的先河。发展到今天,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非常完善,医疗保险在日常生活当中,作用非常大,德国人只要交了保险,就能享受到免费医疗。而且并非只承保基本医疗,德国医疗保险范围做到了应保尽保、全程覆盖。

 


第三,对老人的积极保护。

 

新京报消息,4月7日,英媒报道称,英国多地养老院及诊所向患者发放“放弃急救同意书”,以此要求患者承诺,若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恶化时不会叫救护车,收到同意书的患者均为年迈且体弱者。而稀缺的救护车资源可以针对年轻且更健康的患者,他们存活的几率更大。一名收到同意书的老人称,同意书就像给自己判了死刑。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

 

人们发现,作为对比,德国在此次疫情中对待老人的态度,可谓可圈可点。

 

第一,德国新冠传播的源头是年轻人,因此,德国最初对老人就采取了非医药干预措施,建议年轻人不去探望老人,把感染的传播速度减下来,重点保护老人等高危人群。

 

第二,德国崇尚小型家庭,年轻人多数与父母、祖父母分开居住,德国从最初就呼吁老人居家隔离,有效制止了疫情扩散到老年群体。

 

德国专家表示,想降低病死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让病毒感染老年群体,这是德国防控的重点。

 

在德国端正抗疫的严肃态度之后,正是首屈一指的医疗体系,硬扛住了德国每日数千新增病例,一直扛到了总确诊十二万以上,死亡率仍然牢牢守在低位,目前甚至还有能力接收法国和意大利的重症患者。


预约热线:400-630-1918
免费在线评估由专业的顾问为您量身定制移民方案
您的年龄?
您的学历?
您目前的职位及身份,哪个更贴切?
您更倾向于那种方式获取海外身份?
您考虑移民的主要目的、或最关注的是什么?
您的移民预算?
您的姓名?
您的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