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德国人的福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好。普通的德国人一年有178天的休假,每个家庭都会有两到三个孩子,有的甚至更多,德国政府买单养孩子。除了政府养孩子,还有健全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让德国人的生活完全无后顾之忧。那么德国的这种顶级的社会福利制度为何能够长久屹立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健全坚实的产业结构为基础
不同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传统的旅游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德国人更注重的是健全坚实的产业结构。以高端工业品制造和出口等高附加值产业作为经济基石,继而全面发展服务类型行业。在德国,你根本不用考虑靠金融衍生产品和房地产这类行业一夜暴富。稳扎稳打,不盲目追求高速发展更符合德国人的经济观念。
自由平等的社会市场经济
德国在战后建立起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旨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保护市场自由竞争。掌握及把控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的同时,确保市场竞争的自由度。而社会市场经济的成功也奠定了德国今天在世界经济领域的成就。可以说,社会市场经济是德国国富民强的基石。
公平公开公正的社会
德国社会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社会,这主要体现在德国人的职业地位以及社会地位不会以等级和出生作为标准,每个人最终能达到什么样地位可以说完全取决于个人后天的发展以及努力。当今社会的德意志的年轻人,不轻易对权威表示无条件的尊重,而是更关注个人的价值实现。进而观察德国的各个中小型企业,他们在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创业氛围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价值体现。如今德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德国人坚信: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的培养远大于一切。从百年前洪堡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倾囊建造高等大学就可以看出,德国人先进的价值观:教育的普及以及知识的积累才会带来社会根本的进步。而德国教育又不是填鸭式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第一要务是要玩的开心,其次才是一些基本常识的学习。真正从中学开始,学生才会有系统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请注意:是学习而不是灌输。在学习的时候真正进行思考。而进入大学的学生则都是有系统有框架的在思考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德国的大学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授授课的方式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及喜好而定。考试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教授真正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论的掌握。德国的大学属于精英式教育,严进严出。每一个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没有狠下功夫是很难从大学里毕业的。德国不仅注重自己国家人才的培养。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盟以外的精英人才也持有相当欢迎的态度。从德国劳工局每年超额批准欧盟蓝卡可见一斑。
合理的政府财政支出,有效的财政监管
德国政府的财政收支政策可以充分体现什么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最大的三项支出分别是:农业补贴;住房、租赁业、住房建筑业补贴;交通业补贴。三项补贴以及社会保险补助的总和相当于50%的政府支出,另外国防外交和教育科研各占20%。只有不到10%的开支用于政府公务。财政的监管方面,德国人也狠下了功夫:上至国家议会,下至法院、审计署以及媒体都在行驶监督权。这让整个德国的财政状况相当廉洁清白。总之,德国民富国强是毋庸置疑的,政府有钱为民众做事,完全可以负担并且愿意负担高福利,因此,人民安居乐业,官民友好相处,社会一派和谐,老百姓才能活得有尊严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