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德国对疫情的逐步控制,在当地时间1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16个联邦州州长电话会议的决策中,德国计划分阶段放开限制,有序恢复经济活动。
今日起,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的商店开始恢复营业,但要遵守严格的卫生防疫规定,学校也从5月4日起逐步开学。
德国能成为第一个实施“重启”的主要欧洲国家,防疫成果不仅仅受到本国研究机构的肯定,也在国际机构的统计数据上“一枝独秀”。
在伦敦非盈利机构DKG(Deep Knowledge Group)近期公布的一份基于COVID-19(新冠疾病)环境下的地区安全指数分析报告中,德国被认为是目前欧洲最安全、稳定的国家。
这个排名主要综合的要素,包含四个方面:隔离的效率和效果、诊断和检测效率、危机管理和监测能力、医疗资源承受能力。
在“救治效率”类别中,德国仍居榜首,中国排第二位,韩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分列第三到第五。
体现在每日疫情的数据上,截止20号,德国的治愈人数已经累积到91500人,治愈率已经到达67%。在保持低死亡率的同时,治愈率开始大规模提升,无疑也是比较积极的信号。
根据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18日的报告,德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人际传播的传染指数已降至0.7,即每名感染者平均可传染0.7人。基本传染数小于1表示传染病将会逐渐消失,这也是德国“初步控制”疫情的迹象。
这次疫情对各国的考验,是方方面面的。它不仅考验了各国政府的应变和决策能力,也是对医疗系统承受能力的一次重大挑战。例如医疗条件在数据上优于德国的美国,在目前的排名中却排在了“最具风险的地区”的第二位。
人工智能和数据专家阿纳斯塔西·劳特巴赫认为,这个排名非常有意义,尤其是对商业、金融业以及整个经济发展很重要。
如果德国的形势一直向好,有专家预测,在这次疫情中建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会使德国在疫情之后会获得“重大的经济利益”。